推动新型储能发展
推动新型储能发展 高安全、高可靠、高能效、长寿命、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近年来持续提升。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更好满足电力、工业、能源、交通、建筑、通信、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。 1、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,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。面向中短时、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、多应用场景需求,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,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、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。加快锂电池、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,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,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。推动钠电池、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。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,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。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,鼓励结合应用需求探索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,支持新体系电池、储热储冷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。 2、实施示范应用场景拓展行动,推进电源和电网侧储能应用。积极鼓励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,探索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、调频等多场景应用。拓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应用场景,打通绿电-绿氢-绿氨/绿醇产业链,推动多能互补高效利用。针对沙漠、戈壁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,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。加快推进共享储能,提升储能对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能力。加快在土地资源紧张或偏远地区推广替代型储能,加强变电站、应急电源等设施设备建设,增强电网保障能力。 在业内人士看来,作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,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,并在推动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和促进能源转型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随着多地绿氢支持政策密集出台,电解槽招标需求翻倍提升。工业脱碳+消纳需求,氢能在政策规划中重要性有望提升,风光项目启动亦将加快招标节奏,关注制氢、储运等环节。 [...]